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很多人因为“尿中带血”来就诊,有些患者一拖就是大半年,直到症状加重才来看——结果一查,是膀胱癌。今天就想用一篇文章,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膀胱癌忆融速配,不再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什么是膀胱癌?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内壁黏膜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男性泌尿系肿瘤中发病率位居前列,男性患病风险是女性的3–4倍,尤其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但值得强调的是:膀胱癌并非“不治之症”。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多患者能够长期健康生活。
哪些人更容易得膀胱癌?
如果您属于以下人群,建议多加注意:
长期吸烟的人
烟草中的多种化学致癌物通过尿液排泄,长期蓄积在膀胱,显著增加癌变风险。
职业接触化学物质者
展开剩余83%如化工、印染、橡胶、油漆、皮革等行业从业人员,需注意防护。
有慢性膀胱问题
反复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膀胱结石等慢性刺激也会增加风险忆融速配。
有家族史
家族中如有膀胱癌患者,自身风险相对较高。
老年人及男性
年龄增长与男性性别是明确的风险因素。
注意这些症状,尤其是“无痛血尿”
膀胱癌最典型的早期症状是: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可见的血尿。也就是:小便颜色可能像洗肉水、红茶或酱油,但排尿过程中并不疼痛;可能今天有,明天就正常了,过段时间又出现——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错觉,最容易让人延误就医。除此之外,如果还伴随以下症状,也要警惕: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疼痛或有灼热感;排尿费力、尿线变细。一旦出现无痛血尿,务必要尽快去医院排查,不要等、不要侥幸。
如何诊断?医生会安排这些检查
如果怀疑膀胱癌,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尿液检查:尿常规看有无红细胞,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查找癌细胞。
超声或CT检查:无创、快捷,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方式,可帮助判断膀胱内是否有肿瘤以及是否侵犯其他组织。
膀胱镜+活检:这是确诊的“金标准”。医生会用膀胱镜经尿道进入膀胱直接观察,可疑部位可以取样进行病理分析,明确是不是癌、是什么类型的癌。
治疗:因人而异,“保膀胱”不是梦
很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不是一定要切膀胱?”其实不然。目前膀胱癌治疗已进入“个体化精准时代”,治疗方案高度依赖肿瘤的分期、分级和位置。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早期):可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电切或激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常需配合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
肌层浸润性或高危型膀胱癌:往往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同时进行尿流改道。现在多采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尿流改道也有多种方式(如原位新膀胱、回肠导管等),可在术后尽可能保留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全面护航:根据病情需要,还可配合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尤其是免疫治疗,近年来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预防是关键,生活中您可以这样做
戒烟是第一要务:戒烟10年后,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可降至接近非吸烟者水平。
加强职业防护:相关行业工作者应严格按照规范佩戴防护设备,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
保证饮水充足:每天饮水1.5–2升,减少尿液中毒素浓度,不要长期憋尿。
重视体检:每年做一次泌尿系超声和尿常规检查,高危人群甚至可酌情增加膀胱镜检查。
写在最后
膀胱癌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并不可怕。它更像是一个“潜伏的警报器”——提醒我们关注身体、改变不良习惯。一旦发现血尿,请务必及时就医。发现的越早,治疗的选择越多,效果也越好。
要相信:健康之路,始于常识,成于行动。愿您与家人远离疾病困扰,拥有健康人生。
代 亮
代亮,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与恶性肿瘤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的研发,擅长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性诊治,尤其对于制定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主持河北省博士后平台骨干人才项目1项、市厅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参研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多篇,持有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出诊安排:每周一二三全天,泌尿外科普通诊,门诊综合楼二层A区33诊室。
作者 泌尿外科 代亮
编辑:刘淑礼 刘洪伟
审核:付灵运
终审:马利祥忆融速配
发布于:北京市倍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